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今年宣传周主题是“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”。浙江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县4个层级推进癌症筛查项目,通过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诊断,遏制癌症危害。

2020年浙江省肿瘤监测数据显示,癌症仍是浙江省居民死亡的第一位死因,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大肠癌、胰腺癌,占了恶性肿瘤死亡数的68.34%。
国科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程向东:“总体来说,我们浙江省的肿瘤发生率是高于平均水平的,但是好在我们浙江省总体的防治能力,也是高于平均水平的,我们的数据从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看到,发病率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20%,但是我们的五年生存率是高于平均水平的10%。”

肿瘤作为慢性病,是可防可治的,主动参与癌症健康体检,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,能显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。2020年浙江省政府把重点人群,结直肠癌筛查项目,纳入民生实事内容,两年来共完成初筛人群459万例,检出结直肠癌3110例,进展期腺瘤3.2万例。

国科大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程向东:“我们去年查了200万结直肠高危人群,查出一万多例息肉、腺瘤这些前期病变,也就是解决了一万多人, 一万多家庭的风险,其中1000多例是恶性病变。”

据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发现,45.2%的癌症死亡归因于可控危险因素,男性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,吸烟,乙肝病毒感染,饮酒等等,女性的危险因素来源于二手烟,超重,HPV感染等。推进早筛早治,更应该关口前移,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。


Copyright © 2021 《肿瘤防治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